刘忠河,河南商丘人,国家一级演员,被称作豫东红脸王、豫剧“马连良”。
自1980起其唱段即被录制成唱片发行全国及东南亚各国。其代表剧目有《打金枝》、《三打金枝》、《血溅乌纱》、《十五贯》、《辕门斩子》、《清风亭》、《三哭殿》等。
现任河南省戏剧家协会理事,商丘市豫剧团名誉团长,河南省政协委员、河南省戏曲家协会理事。
1955年,入红星剧校(1956年改名为商丘地区豫剧团)。
1957年底,考入河南戏曲学校,先学“净”角。在校期间,刘忠河曾得到河南豫剧界名人高连荣、张子林、马双枝、田来印、汤兰香等人的言传身教。
1961年,提前毕业后,回到商丘地区豫剧团。
文革时期,由于受“文化大革命”的影响,全国戏曲界提出“八亿人民八台戏”的口号。在这些“革命样板戏”中,刘忠河慢慢地由“黑脸”改唱“红脸”。
文革后,刘忠河在继承唐玉成的唱腔基础上,结合自己嗓音特点演出了《十五贯》。
1980年,他代表豫剧豫东调被邀请去河南省参加首届豫剧流派汇演,演出了《打金枝》。该剧在电台播出后,迅速唱响了豫鲁苏皖四省。
1986年,中央电视台专门录制了刘忠河演唱的《打金枝》、《三打金枝》、《血溅乌纱》和《三哭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