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柴桑口》剧本

京剧《柴桑口》又名《孔明吊丧》
京剧《柴桑口》主要角色
诸葛亮:老生
鲁肃:老生
周循:小生
京剧《柴桑口》剧情
三国时人才辈出。蜀有诸葛亮,吴有周瑜。周瑜虽多智而稍不及诸葛亮,用兵设计,常为诸葛亮所破。周瑜器量狭小,深以诸葛亮出己上为耻。荆州之役,被诸葛亮所窘,败至巴邱,得诸葛亮书,诮其失策。周瑜大恚,呕血死。诸葛亮只身往吊之于柴桑口,痛哭祭奠。吴营诸将皆感动,心虽仇之而莫能害之也。诸葛亮祭毕返,周瑜子周循至,急调诸将追诸葛亮,欲得而甘心。诸葛亮见周循至,笑责其追杀奠客,何太无礼。周循不悟,挺枪直刺,张飞怒而杀之,吴兵大败归焉。
京剧《柴桑口》注释
或谓孔明此行,全出于伪,余谓非也。周公瑾亦当世英雄,天不假年,破曹未竟,惺惺惜惺惺,此孔明之一腔怜才热泪,所以迸涌而出,不得自已也。虽然,归途中得一庞士元,则又未始非孔明此行为汉家延揽人才之初意也。惟周循追杀一段,按之《三国演义》,并无其事。
京剧《柴桑口》唱词
(四龙套同上,鲁肃上。)
鲁肃(引子)身挂帅印,统雄兵,扫荡烟尘。
(白)本帅姓鲁名肃,字子敬。前者三江夏口周都督一死,吴侯挂我为帅。今乃周都督开吊之期,尤恐众将前来吊祭。
来,伺候了。
(四吴将同上。)
四吴将(同白)启禀都督:孔明过江吊祭。
鲁肃(白)哦,孔明过江吊祭。
四吴将(同白)何不将他拿下,与都督报仇。
鲁肃(白)且慢。想那孔明过江,必有能将跟随,你等看我眼色行事。两厢伺候。退下。
(四吴将同下。)
鲁肃(白)有请诸葛先生。
(诸葛亮、赵云同上。)
鲁肃(白)先生。
诸葛亮(白)大夫。
鲁肃(白)请坐。
诸葛亮(白)谢坐。
鲁肃(白)不知先生驾到,未曾远迎,当面恕罪。
诸葛亮(白)久违教益,如有所忘。
鲁肃(白)此事何劳先生亲自驾临。
诸葛亮(白)故旧之谊,聊表鄙意。
鲁肃(白)肃真乃钦佩。
诸葛亮(白)先灵供奉何处?
鲁肃(白)现在后堂。前面带路。
诸葛亮(白)有劳大夫。
(诸葛亮、鲁肃同下。)
【第二场】
(四龙套同上,诸葛亮、鲁肃、赵云同上。)
诸葛亮(二黄摇板)见陵寝不由人泪如雨降,
想遗容倒叫我寸断肝肠。
(叫哭)哎,都督吓!
(二黄摇板)可怜你钟山秀青年在望,
可怜你美英雄一旦夭亡。
可怜你兢业业一生空禳,
可怜你忙碌碌半世奔忙。
实指望灭曹瞒安乐共享,
又谁知大数到已作魍魉!
赵云(念)“呜呼公瑾,不幸夭亡;修短由天,人岂不伤。
我心实痛,酹酒一觞;君其有灵,享我蒸尝。
从此天下,与谁相商。呜呼痛哉,伏维尚享。”
诸葛亮(白)哎,都督吓!想你英雄盖世,一代传人,贯精忠于日月,秉赤胆于东方,不幸一旦身亡。哎,好不遗恨人也。
(反二黄慢板)你是个创业的忠贞良将,
你是个振东方豪杰贤良。
谁似你天生成高致雅量,
谁似你文武略气宇轩昂?
谁似你年弱冠兵权独掌,
谁似你兴霸业扶弱抑强?
奸曹操统雄兵如风似浪,
只唬得众儿郎束手要降。
若非你怀大志陈兵相抗,
用机谋杀得他弃甲丢枪!
到如今少得遂太平景象,
转瞬间天不佑大厦断梁。
抛得吾孤人儿将谁依傍,将谁依傍?都督吓!
(四吴将同上,同打把。鲁肃拦下。)
诸葛亮(反二黄原板)抛得吾独一人谁作商量?
吾和你好一比伯仲情况,
吾和你好一比鸡黍范张。
望阴魂鉴吾这虔诚祭享,
泪汪汪捧玉樽享受蒸尝。
诸葛亮(念)呜呼公谨,不幸夭亡。呜呼痛哉,伏维尚享!
(二黄摇板)到如今奸曹在你先自丧,
抛得吾无前后好不悲伤!
(哭)吓!
(二黄摇板)思至此只哭的咽喉气丧,
鲁肃(二黄摇板)见先生只哭得我好悲伤。
(白)先生不必啼哭,保重身体要紧。
诸葛亮(白)咳,看此光景,泪出肺腑,纵有千言万语,一时难禁!
鲁肃(白)破曹之事,仰仗先生。
诸葛亮(白)列公既以奸曹为念,亮当谨记于心,同力破曹为上。告辞。
鲁肃(白)后帐备得水酒,与先生同饮。
诸葛亮(白)原当领受,奈公务在身。公谨哪,你若有灵,须鉴吾心哪!
(二黄摇板)心问口口问心牢骚千丈,
(四吴将自两边分上。)
诸葛亮(二黄摇板)有万篇诉不尽腹内悲伤。
鲁肃(白)送先生。
诸葛亮(二黄摇板)送千里终须别何劳过让,
试看吾一帆风雨洒康庄。
(赵云、诸葛亮同下。四龙套、周循同上。周循祭灵。)
周循(白)何人前来吊祭?
鲁肃(白)诸葛先生前来吊祭。
周循(白)为何不将他拿下,与我父报仇?
鲁肃(白)他祭了又哭,哭了又祭。
周循(白)几时去的?
鲁肃(白)方才去的。
周循(白)待我将他赶上!
鲁肃(白)且慢,那孔明用兵如神,又有赵云跟随,若是动手,又恐他变。
周循(白)不必拦阻,众将官,追!
(四龙套、周循同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