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取成都》剧本

京剧《取成都》又名《石伏岩》
京剧《取成都》主要角色
刘璋:老生
刘玉:小生
王累:老丑
刘备:老生
诸葛亮:老生
京剧《取成都》剧情
汉末,刘璋为刘备所困,求援于汉中张鲁。张鲁遣马超救之,不料马超至葭萌关,竟降刘备而功刘璋。刘璋不得已,开城降刘备。降见时,刘璋诘之曰:当日以成都让贤弟,却之再四;今日兴兵至此,意欲何为?刘备语塞,诸葛亮代答曰:吾主乃不得已而为之。利之所在,虽谊属同宗,情同骨肉,亦兵戎相见。刘备逼刘璋交印后自领益州牧。
京剧《取成都》注释
汪大头善唱此剧,声调高透,神情周到。临行时,唱二六板一段,悲歌慷慨,韵节苍凉,直欲声碎垂壶,天生一副好歌喉,非他伶所可望其项背也。
京剧《取成都》唱词
【第一场】
(四太监同上,刘璋上。)
刘璋(引子)驾坐西川,恨张松,归顺桃园。
(念)君为民爱,民为国愁。忧国忧民,何日罢休?
(白)孤,姓刘名璋,字季玉。坐镇西川一带等处。可恨同宗刘备,带领人马,夺取西川。孤在张鲁王驾前,聘请一将,名唤马超,此人有万夫不当之勇。孤命他镇守葭萌关,前者与桃园弟兄交战,也曾命探子前去哨探,未见回报。
(探子上。)
探子(白)启禀大王:马超降顺刘备,带领人马,夺取成都。
刘璋(白)再探。
(探子下。)
刘璋(白)不好了!
(西皮摇板)忽听探马报一声,
胆大的马超降他人。
内臣摆驾敌楼进,
刘玉(内白)儿臣有本启奏。
刘璋(白)哦,
(西皮摇板)王儿上殿问分明。
(刘玉上。)
刘玉(西皮摇板)千言万语父不信,
一心要做仁义人。
刘玉正在为难处,
见了父王说分明。
(白)儿臣见驾,父王千岁。
刘璋(白)王儿平身。
刘玉(白)千千岁。
刘璋(白)赐坐。
刘玉(白)谢坐。
刘璋(白)王儿上殿有何本奏?
刘玉(白)启奏父王,马超带领人马,夺取成都。父王为何坐视不理?
刘璋(白)非是孤坐视不理,我想成都,兵微将寡,将这西川让与刘备就是。
刘玉(白)父王吓!
(西皮慢板)父王做事欠思忖,
细听儿臣说分明:
曹操杀他全家命,
不报冤仇岂甘心?
儿臣敌楼把贼问,
一战交锋把功成。
刘璋(白)吓!
(西皮慢板)王儿奏本欠思论,
哪有能将去挡贼兵?
孤王心中只把张松恨,
地理图大不该献与他人。
老严颜在巴州早已归顺,
张任不降命归阴。
刘备、孔明把城进,
大胆马超降他人。
孤欲开城将贼问,
满朝文武共起降心。
左思右想心不定,
孤倒作了进退两难人。
刘玉(西皮快板)父王说话不必惊,
细听儿臣奏分明:
刘备纵有千员将,
不让西川又怎生?
刘璋(西皮快板)刘备仁义顺天命,
诸葛贤能似陈平。
孤把好言对他论,
难道不念同宗人。
刘玉(西皮摇板)君臣踌躇无计定,
王累(内白)千岁等着,王累有本启奏。
刘玉(西皮摇板)朝房又来一老臣。
(王累上。)
王累(西皮摇板)西川人马乱纷纷,
忙上银安奏主君。
(白)王累见驾,愿大王千岁。
刘璋(白)卿家平身。
王累(白)千千岁。
刘璋(白)卿家上殿,有何本奏?
王累(白)启奏大王,马超降了刘备,带领人马,前来夺取成都,大王何以坐视不理?
刘璋(白)孤与王儿,正为此事忧闷,何为坐视不理?
刘玉(白)儿臣敌楼答话。
刘璋(白)何人保驾?
王累(白)老臣保驾。
刘璋(白)卿家保驾,孤不忧也。
(西皮摇板)王儿敌楼把贼问,
大事全仗王爱卿。
四门之人安排定,
休教那马超进都城。
(刘璋下。)
刘玉(西皮摇板)银安殿领了父王命,
王累(西皮摇板)老臣保驾随后跟。
刘玉(西皮摇板)卿家带路敌楼进,
王累(西皮快板)看看来的哪路兵?
(刘玉、王累同上城。四白龙套同上,马超上。)
马超(西皮摇板)某奉军师将领遣,
打马来在都城边。
快叫刘璋把城献,
若少迟延杀进关。
刘玉(西皮摇板)耳旁听得人马喊,
王累(西皮摇板)只见马超立阵前。
马超(西皮摇板)城上不见刘璋面,
你是何人把话言?
刘玉(西皮摇板)小王刘玉掌宫殿,
王累(西皮摇板)老爷王累保驾官。
马超(西皮摇板)快叫刘璋把城献,
倘若迟延后悔难。
刘玉(西皮摇板)你降刘备该问斩,
王累(西皮摇板)卖国求荣狗肺男!
马超(西皮摇板)小子说话太鲁莽,
气的老爷怒冲冠!
用手搭上雕翎箭,
管叫小子丧黄泉!
(马超射死刘玉。)
王累(西皮摇板)一见千岁丧了命,
滚木擂石往下沉。
(马超、四白龙套同下。)
王累(白)众将小心把守城池,待我报与千岁知道。
众人(同白)呵。
(王累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