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剧情简介
东晋时期,才女祝英台女扮男装前往杭州求学,途中偶遇书生梁山伯,二人一见如故,结为同窗。在三年的求学时光里,梁山伯与祝英台朝夕相处,情谊深厚,祝英台更是对梁山伯暗生情愫。然而,祝英台家中来信,催她速速归家。临别时,祝英台多次暗示自己的女儿身和对梁山伯的爱意,但梁山伯憨厚老实,并未领会。后来,梁山伯得知真相,急忙前往祝家提亲,却发现祝英台已被许配给马文才。梁山伯与祝英台痛苦万分,却无力反抗封建礼教的束缚。梁山伯因相思成疾,不久后郁郁而终。祝英台在得知梁山伯的死讯后,悲痛欲绝,在被迫出嫁途中,绕道前往梁山伯坟前祭奠。突然,狂风大作,雷电交加,梁山伯的坟墓轰然裂开,祝英台毫不犹豫地跳入坟中。瞬间,雨过天晴,两只蝴蝶从坟中飞出,翩翩起舞,他们的爱情故事成为千古绝唱。
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剧中人物
- 祝英台(旦角):聪慧勇敢、忠于爱情的女子。演员通过灵动的眼神、细腻的情感变化和婉转深情的唱腔,将祝英台女扮男装时的英气、对梁山伯的爱意,以及面对封建礼教压迫时的无奈与决绝,演绎得感人至深。
- 梁山伯(小生):憨厚善良、痴情专一的书生。演员以儒雅的气质、纯真的眼神和深情的唱腔,刻画梁山伯对祝英台的深厚情谊,以及得知真相后的痛苦与绝望。
- 马文才(小生):有权有势的富家子弟。演员以傲慢的神态、强硬的言语,展现马文才对祝英台的占有欲和封建礼教的维护者形象。
- 祝父祝母(老生、老旦):传统守旧的家长。演员用严厉的神态、无奈的言语和对女儿婚事的专断,表现封建家长对子女命运的掌控。
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赏析评价
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作为中国四大民间传说之一,是越剧的经典代表作。该剧的唱腔优美动听,堪称越剧唱腔艺术的典范,“十八相送”“楼台会”“化蝶” 等经典唱段,旋律婉转悠扬,情感真挚细腻,将二人的爱情故事展现得淋漓尽致,具有极高的艺术感染力。演员们精湛的表演,配合经典的舞台动作和造型,如扇子、水袖的运用,生动地塑造了人物形象。舞台布景简洁而富有诗意,通过对江南景色、书院、坟前等场景的营造,烘托出浓厚的悲剧氛围。该剧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礼教对人性和爱情的摧残,歌颂了坚贞不渝的爱情,具有永恒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影响力,是越剧艺术的瑰宝。
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完整版视频下载
可在哔哩哔哩、优酷搜索 “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全本”,推荐经典越剧团巅峰演绎版本;也可在戏曲下载吧、爱听戏曲网检索高清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