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桂玲(1933年4月15日-1999年5月17日),河南开封人,豫剧小皇后,豫剧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她8岁进开封快乐戏院学戏,专攻刀马、花旦。12岁便以“文武双全”之誉担任主演。她主演的豫剧《抬花轿》,《黄金蝉》,《茶瓶记》等灌制了唱片。1985年任河南省豫剧一团艺术指导。生前为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河南省剧协理事。她的唱腔俏、醇、脆;身段娇、娴、美。在50多年的舞台生涯中,她主演过150多部戏,塑造了近百位性格迥异、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抬花轿》中的周凤莲,便是其中颇具特色、生动鲜明的一个艺术形象。《抬花轿》原名《香囊记》,在豫剧舞台上已流传多年,虽未达到家喻户晓,但无数戏迷耳熟能传。每逢欢庆时刻,《 抬花轿》中“府门外三声炮花轿起动”的唱段还都是必唱的曲目。此剧已经成为了豫剧花旦行当的看家戏。
宋桂玲老师的唱腔俏、醇、脆;身段娇、娴、美。在50多年的舞台生涯中,她主演过150多部戏,塑造了近百位性格迥异、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抬花轿》中的周凤莲,便是其中颇具特色、生动鲜明的一个艺术形象。《抬花轿》原名《香囊记》,在豫剧舞台上已流传多年,虽未达到家喻户晓,但无数戏迷耳熟能传。在长期舞台实践中,宋桂玲认为《香》剧是以反映张志诚和王定云的爱情为主线,周凤莲只是个陪衬角色,因此她想把这个心直口快、爽朗天真、乐于助人的人物在舞台上树起来,成为《抬花轿》的主角。于是先后四易其稿修改剧本,而后在白口、化妆、人物性格、做戏等方面调动一切艺术手段,多侧面、全方位加重周凤莲的分量。特别是坐轿时的一段唱,为了达到声情并茂,唱腔与舞蹈巧妙结合,宋桂玲每天对着录音机从早上8点到12点,翻来覆去地唱,一字一句地听,同时配上坐轿动作,一点一滴地琢磨,一招一式地练,整整苦练了两个月,直到演出后观众用热烈的掌声开了“收条”,她才如释重负。修改后的《抬花轿》把凤莲刻画得娇媚而不轻浮,憨直而不带傻气,因此“坐轿”一折的唱腔,很快不胫而走,广为传唱。
宋桂玲老师热爱戏曲事业,热爱观众。就在她逝世的前几个月,还带病参加老年乐艺术团,经常为老干部慰问演出,有时中午拔了吊针,下午就粉墨登场,临终前在病房还向徒弟们授艺。1999年5月17日,农历己卯年四月初三日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