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马鞍山》唱词

京剧《马鞍山》唱词

京剧《马鞍山》剧本
京剧《马鞍山》剧本

《马鞍山》又名《抚琴访友》、《伯牙摔琴》

京剧《马鞍山》主要角色

俞伯牙:老生
钟元甫:老生

京剧《马鞍山》剧情简介

今按剧中事实,为晋臣上大夫俞伯牙出使楚,行经马鞍山,停舟抚琴,为樵者钟子期闻而叹赏。俞伯牙琴弦忽中断,知必有知音者窃听。令童子出探,乃得钟子期,二人遂订金石交。明年俞伯牙使事毕,归经故道,携琴入山访钟子期。途遇钟父,不谓钟子期已死。俞伯牙闻之,悲怆欲绝。乃临钟子期坟,对冢抚琴,唏嘘凭吊。适有渔樵二,闻而窃笑。俞伯牙感知音之不再,益忉怛伤怀,遂碎琴墓前,终身誓不复鼓。奉钟父而终养焉。

京剧《马鞍山》注释

考《荀子》载: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听之。伯牙志在高山,子期曰:善哉巍巍乎,如高山,少还之间;志在流水,子期曰:善哉洋洋乎,若流水。伯牙以为知音,遂订交。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此剧即本此数语,以事实附体之而成。始有昆曲,继由昆腔翻为京剧。惟强冠伯牙以姓俞,则足见编剧者之无识矣。按伯牙为周楚人,庄列诸书,皆称其曾学琴于成连先生。三年不成,成连引之东海绝壑间,闻波涛移情,乃成水仙操遂擅名云云。初未尝有称其为姓俞者,虽编剧不能不附会,然强加以姓,则正不必。此剧多仅演后本访友一出。盖其精神,本在墓前鼓琴一假也。常见真小桂芬演此颇佳。

京剧《马鞍山》唱词

京剧《马鞍山》唱词【第一场】

(俞伯牙引童儿同上。)
俞伯牙(引子)好访名贤,顾不得,涉水登山。
(念)春去夏来速转寒,分别不觉又一年。撇乡只因访故友,哪怕涉水与登山。
(白)下官姓俞名瑞字伯牙,乃鲁国人氏,在晋国为官,官拜上大夫之职。只因去岁催贡而归,闲游马鞍山前,偶遇樵夫种子期贤弟。我二人共谈琴律,彼此相投,故而结为金兰之好。分别之时,赠他黄金二笏,约定今秋还在马鞍山前相会。来到此处,不见贤弟到来,不免我去到集贤村访他便了。
童儿,(童儿允。)
俞伯牙(白)携定瑶琴,随我到集贤村去者。
童儿(白)遵命!
俞伯牙(二黄原板)我二人在山前相逢甚好,
钟贤弟不到来所为哪条?
莫不是在家中奉养二老,
因此上与朋友失信今朝?
叫童儿你与我向前引道,
但愿得集贤村访见故交。(童儿引俞伯牙同下。)

京剧《马鞍山》唱词【第二场】

(钟元甫上。)
钟元甫(二黄原板)屋漏更遭连夜雨,
行船偏遇打头风。
(白)老汉钟元甫。所生一儿,名叫子期。只因去岁在马鞍山前砍樵,偶遇晋国大夫俞伯牙。他二人共谈琴律,情投意合,结为金兰之好。临别之时,又赠吾儿黄金二笏。约定今秋还在马鞍山前相会。我儿回得家来,白日砍柴,夜晚攻书,朝思暮想,偶得病症而亡。今乃百日之期,老汉备得纸钱,去到坟前烧化,以表父子之情。正是:
(念)家有万贯终何用,老来无子落场空。
(二黄原板)老眼昏花路难寻,
耳听得树林内百鸟喧声。
乌鸦也有反哺意,
羊羔也有跪乳情。
黄梅未落青梅解,
白发人反送儿黑发身。(钟元甫下。)

京剧《马鞍山》唱词【第三场】

(俞伯牙、童儿同上。)
俞伯牙(二黄摇板)昨晚间抚瑶琴内藏悲调,
抚不着钟子期所为哪条?
将身儿来至在双阳岔道,
但不知集贤村路走哪条?
(白)且住,来此双阳岔道,但不知哪条道路,可通集贤村?那旁有一老丈,等他到来,问个明白。(钟元甫上。)
钟元甫(二黄摇板)断香烟绝后代此罪非小,
可叹我年迈人无有下梢。
俞伯牙(白)老丈请了!
钟元甫(白)客官请了!敢是迷失路径?
俞伯牙(白)正是。
钟元甫(白)问的何处?
俞伯牙(白)请问老丈,此地可有一集贤村么?
钟元甫(白)客官你来看,东十里也是集贤村,西十里也是集贤村,但未知问的哪个集贤村?
俞伯牙(白)老丈你且少待。
哎吓,贤弟,既有两个集贤村,为何不对愚兄说明,叫我哪里去问?
钟元甫(白)客官背地沉吟,敢是指路不明?
俞伯牙(白)正是。
钟元甫(白)老汉居住有数年,无有不是亲朋。但不知问的哪一家?
俞伯牙(白)拜访钟子期贤弟。
钟元甫(白)你待怎讲?
俞伯牙(白)钟子期!
钟元甫(二黄摇板)听说提起子期话,
不由老汉泪如麻。
我儿常说俞伯牙,
不知是他不是他?
(白)客官你来迟了。
俞伯牙(白)怎么来迟了?
钟元甫(白)客官有所不知:老汉钟元甫,亡儿子期,只因去岁在马鞍山前砍樵,偶遇着晋国大夫俞什么……
俞伯牙(白)敢是俞伯牙?
钟元甫(白)不错,俞伯牙!他二人共谈琴律,彼此相投,结为金兰之好;临行之时,赠他黄金二笏,约定今秋还在马鞍山前相会。我儿回到家来,白日砍樵,夜晚读书,心思过度,偶得病症而亡了!
俞伯牙(白)你才怎讲?
钟元甫(白)一命亡了!
俞伯牙(叫头)贤弟!子期!哎贤弟吓!
钟元甫(白)吓,此位何人?
童儿(白)此乃是晋国上大夫俞大人便是。
俞伯牙(二黄导板)听说是钟贤弟把命丧了,(俞伯牙晕。)
钟元甫(白)哎呀大人醒来,大人醒来!(俞伯牙醒。)
俞伯牙(叫头)贤弟!子期!哎呀贤弟吓!
(二黄摇板)我腹内好一似万把钢刀。
他的父即我父双膝跪倒,
钟元甫(二黄摇板)问答人施一礼所为哪条?
俞伯牙(二黄摇板)我就是俞伯牙伯父不晓,
贤弟死留何言细说根苗。
钟元甫(二黄摇板)我的儿临死前亦曾言道:
埋至在马鞍山候驾来瞧。
俞伯牙(二黄摇板)既如此老伯父向前引道,
钟元甫(白)随我来。
(二黄摇板)这就是新坟台不孝儿曹。
俞伯牙(叫头)贤弟!子期!哎呀贤弟吓……
(二黄导板)见坟台不由人双膝跪倒,
(叫头)贤弟!子期!哎呀贤弟吓……
(二黄摇板)我心中好一似走马断桥。
哭一声钟贤弟何方去了?
可怜我万水千山空走一遭。
(白)吓伯父,侄儿在此一祭。
钟元甫(白)老汉代谢。
儿吓,俞大人前来祭奠与你吓!
俞伯牙(白)童儿,将瑶琴摆在坟前。(童儿允,摆琴。)
俞伯牙(白)正是:
(念)来此空枉费,人情赴东流。只因渺茫去,存留土一丘。
(二黄慢三眼)想去岁在山前论琴交好,
曾结拜如同那一母同胞。
(二黄快三眼)分别时约定了今秋来到,
因此上辞王驾来走一遭。
兄为你二双亲不能尽孝,
兄为你不愿穿平带蟒袍。
钟贤弟在阴曹你可知晓?
有几代古圣贤细听根苗:
孔圣人哭颜回皆因丧早,
齐景公哭吴婴君臣相交;
鲁公子哭下惠朋友至好,
羊角哀亦哭过左伯桃。
前辈的古圣贤也能比到,
俞伯牙哭子期皆因是,想去岁闲游在马鞍山道,谈谈讲讲,论论琴调。
哭一声钟贤弟何方去了!(渔夫、樵夫同上。)
渔夫(念)六月炉边炼铁,数九江上渔翁。
樵夫(念)非是不知寒暑,生涯落在其中。渔夫、
樵夫(同白)请了请了,你我无事,看此人讲些什么。(俞伯牙抚琴。)渔夫、
樵夫(同白)看此人对着坟前,不知弄什么。你我好笑吓,哈哈哈……(渔夫、樵夫同下。)
俞伯牙(白)伯父,他二人为何发笑而去?
钟元甫(白)他二人不晓琴律,故而发笑而去。
俞伯牙(二黄摇板)听说是二渔樵琴律不晓,
不由我俞伯牙心似火烧。
我只得将瑶琴摔碎不要,(俞伯牙摔琴。)
钟元甫(二黄摇板)问大人摔此琴所为哪条?
俞伯牙(念)摔碎瑶琴凤尾寒,子期不再对谁弹。春风满面皆朋友,
(三叫头)贤弟!子期!贤弟吓!
(念)要想知音难上难了!
(二黄摇板)问伯父贤弟死家有何靠?
钟元甫(二黄摇板)祖居在集贤村家业萧条。
俞伯牙(二黄摇板)叫童儿取黄金伯父养老,
与贤弟春秋祭买纸烧化。
钟元甫(白)哎呀大人,慢说小老儿,就是亡儿子期,亦感恩非浅。
俞伯牙(二黄摇板)辞伯父,别子期,扬长就道,
可叹他年迈人无有下梢。
(白)吓伯父,侄到家去,差人迎接伯父伯母,那时不要推辞。
(二黄摇板)相逢不久分别早,
钟元甫(二黄摇板)他二人结拜如同胞。
俞伯牙(二黄摇板)伯牙在,
钟元甫(二黄摇板)子期死呀……(俞伯牙、钟元甫同哭。)
俞伯牙(二黄摇板)再与伯父说根苗。
(白)伯父,侄儿走后,不要想他了。
钟元甫(白)吾不想他。
俞伯牙(白)子期是我。
钟元甫(白)不敢。
俞伯牙(白)我是子期。告辞了!
(叫头)贤弟!子期!哎呀贤弟吓……(俞伯牙下。)
钟元甫(白)送大人。
(哭)子期儿吓!
(二黄摇板)似这等金兰友世间少有,
回家去与妈妈细说根苗。
(白)儿吓……(钟元甫下。)

客服微信:xiquduoduo
戏曲大全 » 京剧《马鞍山》唱词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