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越剧《白兔记》剧情简介
刘知远家境贫寒,在李文奎家做佣工,李文奎见他相貌不凡,便将女儿李三娘许配给他。李文奎死后,刘知远遭到李三娘兄嫂的百般刁难,无奈之下只好投军。李三娘在娘家受尽折磨,被迫白天挑水,晚上推磨,在磨房生下儿子咬脐郎。兄嫂欲加害孩子,李三娘只好托人将咬脐郎送往刘知远处。刘知远在军中屡立战功,被岳节度使招为女婿。16 年后,咬脐郎打猎时追赶一只白兔,与在井边汲水的李三娘相遇。经过一番交谈,母子相认,随后咬脐郎回家告知刘知远,一家人最终得以团圆。
越剧《白兔记》剧中人物
- 李三娘(旦):坚韧不拔、饱受苦难的女子。演员通过憔悴的面容、疲惫的动作和哀怨的唱腔,展现她在兄嫂欺压下的悲惨生活和对家人的思念。
- 刘知远(小生):从贫寒走向成功的男子。演员用坚毅的眼神、努力奋斗的动作和感激的言语,刻画他从困境中崛起以及对李三娘的愧疚与思念。
- 咬脐郎(小生):善良孝顺的少年。演员以天真活泼的神态、孝顺的举动和好奇的言语,表现他对母亲的寻找和渴望家庭团圆的心情。
- 李三娘兄嫂(丑、旦):刻薄狠毒的反派。演员用刁钻的眼神、尖酸的言语和恶劣的行为,凸显其丑恶嘴脸。
越剧《白兔记》赏析评价
越剧《白兔记》以家庭离散与团聚为线索,展现了人间的悲欢离合。思想上,它强调了亲情的珍贵和坚韧不拔的精神,让人们看到在困境中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坚持。艺术表现上,越剧优美的曲调在描绘李三娘的苦难时哀怨动人,在展现家庭团聚的喜悦时欢快明朗。演员们将人物性格特点演绎得入木三分,李三娘的凄惨、刘知远的无奈、咬脐郎的纯真等都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舞台上通过简单而有效的场景布置,如破旧的磨房、野外的狩猎场景等,配合演员的表演,生动地呈现出故事的发展,使观众能深刻感受到剧中人物的情感起伏,是一部充满生活气息和情感力量的越剧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