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越剧《燃灯者》剧情简介
《燃灯者》由著名剧作家、上海越剧院院长李莉任总编剧,黄嬿、张裕共同创作剧本,著名导演杨小青执导,上海越剧院一团演出。该剧以原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邹碧华的先进事迹为蓝本。邹碧华是一位学术型、管理型法官,在司法改革进程中,他贡献卓越。编剧组查阅近 30 万字资料,遵循 “大事不虚,小事不拘” 原则,从邹碧华事迹中采集两个真实原型并合理加工。
剧中,记者李焱以困惑眼光追踪邹碧华生命轨迹。三告败诉的 “上访专业户” 赵锦花,在邹碧华的努力下,发出 “这世上不缺好人,缺的是好官” 的感慨;学生林小美因某些困境欲结束生命,却在邹碧华影响下重获新生。同时,剧中展现了邹碧华的家庭生活,探讨夫妻间如何让初恋之情日久弥新,以及师徒恩义在利益冲突时的艰难抉择。李焱通过这些点滴,感受到邹碧华身上蕴含的生命温度与人格信仰,也开始反思生命的意义 。
越剧《燃灯者》剧中人物
- 邹碧华(小生):作为主角,他信念坚定、执法为民、敢于担当、清正廉洁。在司法改革工作中,突破传统管理制度,创新优化法院信息化建设,以先进法治理念培养法官队伍。演员通过专业、沉稳的表演,展现邹碧华的睿智与坚定,将其对司法事业的热忱和面对困难的不屈不挠诠释得入木三分。
- 李焱(旦):年轻的记者,以她的视角展开故事。起初困惑愤青,在追踪邹碧华事迹过程中逐渐成长,理解了邹碧华的精神内涵。演员通过灵动的表演和情感变化,展现李焱从迷茫到坚定的转变。
- 赵锦花(老旦):三告败诉的 “上访专业户”,对司法失望,后因邹碧华改变看法。演员通过沧桑的扮相和真挚的表演,呈现出赵锦花的无奈与最后的感动。
- 林小美(旦):遭遇困境的学生,在邹碧华帮助下走出阴霾。演员以青春的形象和情绪的起伏,演绎出林小美从绝望到重燃希望的过程。
- 李仲祥(老生):邹碧华的老师,因观念或利益冲突,不理解司法体制改革,强化了人物间的矛盾冲突。演员通过威严又纠结的表演,塑造出李仲祥复杂的内心世界 。
越剧《燃灯者》赏析评价
越剧《燃灯者》是一部极具现实意义与艺术价值的剧目。思想层面,它歌颂了邹碧华这样的改革先锋为司法事业无私奉献的精神,展现当代人的责任与担当,引发观众对社会正义、个人价值和改革意义的深刻思考。
艺术表现上,该剧大胆创新。舞台设计别具匠心,以 “燃灯者” 生命之光为灵感,生活场景走极简风,舞台空间由具象征意义的 “光” 构成,灯光象征都市繁华,星光代表人物内心独白,烛光恰似燃灯者生命之火。唱腔设计遵循 “干净有力量” 原则,注重节奏变化,虽无过多润腔,却贴合人物形象。演员们虽习惯传统戏,但在演绎当代人物时,精准把握表演节奏,兼顾生活真实与戏剧效果。整体通过越剧诗意化的表达,呈现主人公情怀,让观众深切感受到邹碧华的精神力量,体会越剧在当代题材创作中的独特魅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