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秦腔《墙头记》剧情简介
秦腔《墙头记》根据蒲松龄同名俚曲改编,是一出富含深意的家庭伦理剧。故事围绕张木匠展开,他含辛茹苦将长子大乖和次子二乖抚养成人,二子成家后家境富裕,却吝啬不孝,对年迈父亲不管不顾。兄弟俩商定各管父亲半月生活,可每到大月第三十一天,便互相推诿,甚至把父亲架在两家墙头,任其挨饿受冻。
张木匠好友王银匠为人机智且正义,见此情景,心生一计。他分别告知大乖和二乖,称张木匠藏有大量积蓄,谁孝顺就归谁。大乖、二乖夫妇听闻,为财纷纷争抢赡养父亲,张木匠生活看似改善,内心却因谎言痛苦不堪,最终抑郁离世。张木匠死后,大乖和二乖缠着王银匠追问藏银下落,王银匠为惩戒他们,让其刨墙,结果墙倒,二人被压在墙下,得到应有的惩罚 。
秦腔《墙头记》剧中人物
- 张木匠
- 行当:老生
- 角色特点:勤劳善良,一生辛苦劳作养育儿子,老来却被儿子嫌弃,无奈承受不孝子带来的苦难,性格隐忍,内心痛苦。
- 大乖
- 行当:丑角
- 角色特点:自私贪婪,做生意发家后,只看重钱财,对父亲毫无孝心,为逃避赡养责任不择手段,后为钱财又假意孝顺。
-
二乖
- 行当:丑角
- 角色特点:虚伪狡猾,粗通文墨却道德败坏,同样嫌弃父亲,在利益诱惑下与哥哥展开 “争爹战” 。
-
王银匠
- 行当:丑角
- 角色特点:机智诙谐,富有正义感,看不惯张木匠被儿子虐待,巧用计谋惩戒不孝子,帮助老友。
秦腔《墙头记》赏析评价
秦腔《墙头记》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现实意义,深受观众喜爱。它将家庭生活中的矛盾冲突搬上舞台,以喜剧形式呈现,却饱含悲剧内核,在欢快氛围中,展现张木匠一生的辛酸苦辣,无情鞭挞了不孝儿女的丑恶行径。剧作结构精巧,剧情紧凑,人物形象鲜明,唱念做打俱佳,生动诠释了秦腔艺术特色。演员们通过精湛表演,让角色跃然台上,观众在欢笑与泪水中,深刻感受到孝道的重要性。该剧对于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传统美德、构建和谐家庭与社会,有着积极且深远的教育意义,是秦腔艺术宝库中闪耀着人性光辉与道德力量的经典剧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