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亚芬,女,国家一级演员,浙江宁波人,1965年2月出生,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民进上海市委委员,上海市第十一届政协委员。原是浙江镇海越剧团青年演员,1984年11月考入上海市戏曲学校越剧班,后为上海越剧院红楼剧团演员。2011年出任上海越剧院一团团长。方亚芬扮相清丽,雍容大方;天赋好嗓,再经琢磨,音色甜润明亮。唱腔质朴自然,婉转细腻,运腔韵味醇厚,舒展流畅,不仅具有袁派唱腔的魅力,而且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表演上注重质朴,富于激情,有善于吸收融汇,博采众长。她得师亲授,既学得宗师独到的神韵,又善于吸收融汇,广采博撷,故无论花衫,青衣,小旦,武旦,都可挑得起梁,拿的出手。她戏路神开阔,唱做亦佳。戏迷戏称为“方女王”,在红楼梦中一人分饰数个角色,至今无人可以超越。
1985年进入上海市戏曲学校越剧班,工花旦。学习中业务拔尖,1986年9月,被入选《红楼梦》主要演员,赴法国参加巴黎秋季艺术节。1987年戏校毕业后,转入上海越剧院青年剧团挑梁演出。主演过《红楼梦》、《西厢记》、《梨香院》、《风雨大观园》、《莲花女传奇》、《桃李梅》、《风月秦淮》、《啼笑因缘》、《女皇与公主》、《紫玉钗》、新版《红楼梦》、《早春二月》、《蔡锷与小凤仙》、《木棉红》、《救风尘》、《千古情怨》等戏及越剧电视连续剧《蝴蝶的传说》。
方亚芬的唱腔有一个明显不同与其他人的特点,她没有刻意模仿老师(袁雪芬)的声音。在当今越坛,有一个不成文的判断标准:谁将老师的声音模仿的像,谁就唱得好。这就造成了每个流派几乎都是千篇一律的演唱声音,只在像与不像中稍有区别。而方亚芬却打破了这一常规。她往往是根据人物的不同,剧情的需要来变换自己的声音,有时清亮(在演绎少女时,方亚芬往往采用较为清亮的嗓音,比如《西厢记》中的崔莺莺、《蝴蝶的传说》中的祝英台),有时沉浑(这时的角色,往往年纪较长,或心态较老,比如《夸夫》中的梁红玉、《啼笑因缘》中后半段的凤喜),有时苍老(比如在《祥林嫂.问苍天》中,声音老迈,将已心死人也将亡的祥林嫂刻画的惟妙惟肖)。总之,通过对声音的处理,方亚芬演绎出一个个不同的人物,这样的人物才更丰满。所以方亚芬适宜演不同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