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碧波,(1933年05月05日—2013年12月5日)原名吴桂玲,女,河南开封人。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豫剧代表性传承人,河南省豫剧二团一级演员,国家一级演员,豫剧四小名旦之一。她主攻:刀马旦、青衣、花旦。1949年中秋正式拜豫剧皇后陈素真为师,并赐艺名吴碧波,豫剧陈门艺术传人中的杰出代表,有“小陈素真”之美誉。
曾当选中国剧协会员、河南省戏剧家协会理事,河南省第一、二、五、六届政协委员,郑州市人大代表等职务。
吴碧波素有“小陈素真“的美称。演过《香囊记》,《刀劈杨藩》等戏。建国后,参加河南省军区后勤部联艺剧团。主演过《白毛女》、《刘胡兰》》,以及新改编的传统戏《梁山泊与祝英台》等。在全省戏曲观摩演出大会上,被评为演员一等奖。曾两度进京参加全国戏曲演员讲习会。1956年始在河南省豫剧二团任演员。1956年和1959年在河南省戏曲汇演中,因扮演《打金枝》中的皇后和主演《穆桂英》先后两次获演员一等奖。1979年赴京参加国庆演出,在《唐知县审诰命》中饰诰命夫人。该剧拍成戏曲影片《七品芝麻官》,获电影戏曲片“金鸡”奖。一九九七年在豫剧电影《七品芝麻官》中饰诰命夫人,深受广大观众好评,获电影戏曲艺术片“百花奖”、第二届黄河戏剧奖“特别贡献奖”等。
吴碧波的唱腔,基本上以“祥符调”为主。但又不受拘束,她总是根据剧情和人物的要求,有继承,有创新。有时在和音乐工作者的合作下,还进行了一些新的突破。如“风和日暖艳阳天”穆桂英的这段唱腔, “样符调”的特点就比较浓。但在“微风送香百花袍”一句中的“微风”二字的唱腔,从节奏到旋律都有一些新的突破,就较之一般的馒板上韵更符合穆桂英当时的激越心情,同时也表现了惠风和杨,春意盎然的风光。在《三哭殿》一剧中,为了表现詹纪委曲求全,容忍自安的心情,她又吸收了豫西调和河南曲剧的一些比较深沉哀怨的唱腔因素使詹妃的音乐形象更加鲜明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