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少兰 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 国家一级演员 梅花奖获得者

叶少兰 京剧名家
叶少兰 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

叶少兰,1943年出生于北京,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首届梅花奖获得者,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军衔。

历任北京军区战友京剧团演员、导演、编导室主任、艺术指导,中国剧协第四届常务理事。

现任全国政协京昆室副主任,美国富布赖特国际学者,美国本宁顿大学戏剧系教授、研究生导师。

1943年,生于北京。

1950年,开始随父亲叶盛兰、姑父茹富兰学艺。

1952年,考入中国实验戏剧学校,学文武小生,曾得姜妙香、萧连芳、陈盛泰、阎庆林等传授;同时又由其父指导,学得《群英会》、《八大锤》、《罗成叫关》《辕门射戟》等剧。

1962年,毕业于中国戏曲学校。

1963年,拜俞振飞为师,由俞亲授《太白醉写》《奇双会》等戏。

1965年,至中央戏剧学院导演系进修班学习。

1966年,被下放到河北省张家口地区农场接受劳动改造,每天下工后,叶少兰都会坚持练习基本功。

1975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后调北京军区战友京剧团任导演。

1979、1980年,“文革”后复出,演出的有《谢瑶环》、《群英会》、《白蛇传》等。

1981年底,演出了《吕布与貂禅》。

198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2005年3月,在全国政协参加文艺界联组会上,叶少兰代表京剧界做了《京剧的现状、问题和建议》的发言,陈述了他个人对京剧艺术较为全面的、整体性的思考,并提出建言。

2006年,在联组大会上做了《为京剧的改革创新、继承发展谈几点建议》的发言,继续为京剧的改革发展建言献策。

2007年,叶少兰参加“建设中国戏曲表演理论体系”考察,与全国政协京昆室委员共同提交了《关于建设中国戏曲表演理论体系的考察报告》。

2009年,叶少兰参加全国政协京昆室地方戏曲艺术传承与发展考察团,对福建和广东地方戏进行考察。回京后就闽粤地方戏曲生态的基本情况、闽粤地方戏曲的传承和发展的经验与成绩、闽粤戏曲艺术面临的问题和困难等四方面提出建议,并向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报送了考察报告。

2013年,叶少兰代表教科文卫体委员会作了题为《培育“国粹”京剧的高级人才必须重视基础教学》的发言,再次呼吁要高度重视京剧基础教育。

叶少兰嗓音宽亮,文武兼长。擅演翎子生、武小生、官生、扇子生、其声腔艺术刚柔相济、韵味醇厚、委婉细腻、悦耳动听。大、小嗓运用自如、和谐,过渡不露痕迹,具宽厚圆润、明亮优美之特色。在继承的基础上把京剧小生的表演和声腔艺术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峰。

叶少兰大大提升和拓展了京剧小生的表现力与艺术内涵,在叶派艺术的基础上形成了个人独特的艺术气质与风格,使京剧小生的表演步入了新的艺术境界和高度。

叶少兰历任美国班宁顿学院戏剧系名誉教授、中国戏剧家协会常务理事,第八、九届全国政协委员。

找不到想要的资源、支付问题、下载问题加微信:xiquduoduo
戏曲资源网 » 叶少兰 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 国家一级演员 梅花奖获得者

发表回复